夹着看完《三体》那股尚未消弭掉的天文物理学的余温,加上微博微信上各种对《星际穿越》这部电影的鼓吹与煽情:所谓的“脑洞第二弹”,“头脑风暴、深层发酵且异常瑰丽,这是史蒂芬-霍金版的“星际迷航”,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太空歌剧,更是包裹着灵魂的科学之殇”,所以,兴冲冲地跑去电影院去看了,还很有耐心的选了IMAX版本。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与火爆可以从IMAX场次一票难求可见一斑。作为IMAX的忠实拥趸,从IMAX在上海只有和平影都一家到后来的四块屏幕都一一看遍,而今上海IMAX屏幕多达数十家,我还是不得不耐心等了7天才买到位置比较理想的IMAX穷人专场。
古人有云,过犹不及。或曰,期待越高,失望越大。当“霍金版的《星际迷航》”的光环被笼罩在这部科幻电影时候,无疑对这部电影有了较大的期待。作为物理系的科班出身的我,虽然读《时间简史》很多不懂,又虽然《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知识早已还给我那敬爱的物理学教授们,但是好歹也读过不止一次曹天云的《上帝掷骰子——量子物理史话》和汪洁的《时间的现状》。今年早些时候,还拜读过被奉为中国科幻小说巅峰的《三体》(也许另外写一点文字讨论《三体》更合适),可惜它的版权被国内电影公司买下了。当好莱坞出品的这部一部科幻大作裹夹着如潮的好评,总觉得这部电影应该是盛名难副。
先谈好的地方。作为好莱坞的大片,而导演Christopher Nolan又有着《蝙蝠侠》和《盗梦空间》的功底,所以在影片剪辑和镜头特效方面,配合上IMAX的屏幕尺寸,岂一个爽一个了得。印象很深的是,那连天巨浪的镜头,飞船从地球起飞的桥段,探索器降落等等。当然,父女情感是整篇影片的一根改变情节的支线,在剔除掉所谓的五维空间感知之外,也是值得称道的。
剧本情节呢,应该分为科技线与非科技线。非科技线其实挺丰满的,有父女之间的那种恨、爱交织的情感,有生死线之间人性爆发的冲突与斗争,影片开头还有经典的家长与老师意见分歧的口头交锋。而真正的硬伤在科技线,只列出简单的几个:
- 黑洞是可以吞噬一切的能量体,恒星都不能例外,岂是飞船能脱离的?
- 如果一个星球的时间是远远快于地球——即所谓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七年,那飞船就得以光速进行穿越才能靠近该星球。
- 距离太阳系最近的类地行星大约是18光年;而穿越了黑洞的飞船何以如此迅速的找到那么多类地行星?而该飞船都是以光速飞行的?而那些信号是以什么速度才能到达飞船和地球的呢?
- 五维空间?呵呵,人类确实活在四维空间,那多出来的那个维度是啥?不需要能量就能穿越以及信息交换么?
- 宇航服可以供给多少的能量和氧气?它是如何保暖的?
- 实在不愿意逐一列举了。。。。
好吧,这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科幻大片:享受在影院的震撼是它最大的目的,只是与科普无关。我已经降低了对《三体》电影的期待了。也许还是等着看《星球大战7》吧。
是为之记。 Alva Chien 201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