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

这是一部一定要看的电影,或者,是一部一定要看的小说。原因很简单,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国抗日史上被拍的最多的题材之一,却很少有一部电影(小说)能这样给观众一封正面的印象。所谓的正面印象,可以是在危难时刻的力缆狂澜,也可以像《辛德勒名单》那样救人于水深火热,然而,这份中国式正面印象,就是一群普通人,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另外一群普通人,而她们自己慨然赴难。这对看多了老版《南京大屠杀》军人扔掉枪被屠杀后,这是一份让人耳目一新、更让人感动之余会多一份思考的角度。

看得出来,这部号称投资9千万美金的电影在剧本的改编上下足了功夫,这就难怪老谋子会给出“20年来最满意的剧本”这份分量极重的评价了。电影改编自严歌苓那本短短221页的中篇小说,电影编剧们(严歌苓、刘恒)把整个故事拓展为长达2个小时25分钟的电影,却没有显得情节突兀,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更难能可贵的是,剧中的情节很好的把好莱坞大牌贝尔融为了独一而清晰的主线,就连片中那高达50%以上的英语对白都显得那么顺其自然。贝尔的身份为其后的化妆铺平了道路,同样出身教会学校的秦淮河头牌小时候觉得自己是“Queen of England”,那点流利英文岂在话下?而那个多出来的“乔治”,在最后情节中也诠释了其存在的必须性;就连电影旁白者的身份都显得更趋于合理,虽然其身份不同于原著的主人公了。

人物刻画向来是影片的核心,而一个流行的方法就是通过对比——有了比较才有突出。所以,在小“乔治”奋勇现身的正面情节之外,电影里又故意塑造了一个贪生怕死的“小蚊子”。她的出尔某种程度会让人更加愤怒——她自己为了找猫让日本人多数了一个名额,却在最后要上车的时候反悔不去了。这是活生生的人性,尽管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和本能,但有些人会在本能和欲望之前丢掉原则和底线。显然,这个情节上的设计,无疑是编剧和导演故意为之,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虽然整体剧情上无可挑剔,却还是有些桥段让人差异莫名的,比如,那个莫名其妙的床戏。短短的一分钟左右的床戏镜头,于剧情的描述毫无关联,而且场景中的镜头语言没并没有很好的美感。后来翻看张伟平的访谈才知道,这是张伟平建议增加的,老谋子没表示反对。

撇开剧情不谈,老谋子电影的摄影一样追求尽善尽美。就连那个小成本的《山楂树之恋》都是如此,更别说这个投资将近一亿美元的电影了。整部片子中,镜头语言表现得一如老谋子常有的水准,印象比较深的还是教堂第一次收到冲击时的那一连串的镜头切换。而在其中的那些战争和爆炸场景,效果也很精美,想来投资在这几场戏上的资金不会小。

除了民族感情外,电影还串联了爱情、亲情和友谊。豆蔻拼死冲出去找琵琶弦只为那个垂死的老乡,而那个汉奸父亲其实只是为了救女儿脱险,在得知女人脱险无望时,想到的只是,求着日本人见女人一面。至于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爱情,更是整个影片的重要副线。

最后,说到票房,我想张伟平关于十亿的目标恐怕有点过高了,毕竟,这是一部比较不能够让人笑的正剧,跟去年造就七亿票房奇迹的《让子弹飞》相比较,吸金力应该会些力有非逮吧。要达到预定票房,那就让《金陵十三钗》飞一会吧。

是为之记。 Alva Chien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