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from sina.com.cn

《Transformer II》还没正式下档,哈利波特就夹杂着不可抵挡的光芒来了。两部大片冲突的后果是,在平常的半价时段,电影院的票价突然坚挺起来,只苦了偶和LD两个穷人看了场高价电影,偶还很阿Q的想,“幸亏没去看IMAX,省了N多银子”。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从这一集开始,整个系列终于走出了魔法童话的范畴,不再有魔法学校的种种新奇,也不再有魔法学校的传统比赛,连魁地奇比赛在其中也只是个陪衬。其实,魔幻小说无一例外都是在讲述正邪不两立的战争,无论是国外的《魔戒》还是国内的《诛仙》。就那最富盛名、经典中的经典《魔戒》来说,整部书就是围绕着戒指开始的对抗(其前传只是讲述霍比特人怎么得到魔戒的历险故事)。哈利波特系列,作为魔幻小说,无论如何,它都逃不掉彻底进入了魔幻正统的命运。

坦白说,在偶看来,J.K.罗琳的写作功力明显弱于托尔金。所以,《魔戒》从一开始就给我们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从一开始就让读者了解最终的使命,而三部曲为读者逐一展开那片大陆上神奇的种族、传说。而《哈利波特》系列能走红真却由于其童话般的美好:9又3/4站台,魔法世界与正常人类的异同,魔法学校的新奇等等。虽然罗琳早就宣布该系列会写七部,但从第三部开始,罗琳就绞尽脑汁想让哈利系列回到正统。所以,到第四部结尾罗琳终于让伏地魔复活。也恰恰在第四部,罗琳笔下的魔法学校丧失了最后一丝吸引力,数年一届的“火焰杯”已经结束,魁地奇比赛没有进一步的发挥空间,罗琳除了让伏地魔彻底回归之外,偶看不到其它可能。从第五部“凤凰社”开始,《哈利》系列就已经变成正邪对抗模式,只是这时候的罗琳显然没有规划最终的结局以及如何实现结局,所以她只能在第五部、第六部中分别干掉一个正方的主角来继续吸引眼球。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老套的手法,《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也使用了同样的手法,如何没有误伤阿朱,继而血战聚贤庄而得罪天下英雄,金庸老人家也没法刻划那么多中原武林人士的种族歧视,并以此衬托乔峰的伟大。当然,罗琳花了两部的代价,终于在第六部中透露了她结束整个系列的方法,那就是又一个词汇被引入:魂器,很拗口也很费神去理解。只是偶很好奇,为什么邓布利多号称第一魔法师居然不知道这种方法?就算邓布利多真的是有些偏门也不知道,那为啥他的好朋友却知道那么多?更奇怪的是,而在前部中第一个魂器——Tom的日记——被毁灭时,对魂器这个概念提都没提,显然当时罗琳没有把故事的框架设计好。也许,将来罗琳出修订版,会把这个问题修正。

脱离了魔法童话的范畴,那成人该有的话题就不可避免的凸显出来。于是主角之间的恋情被利用为重要的支线。这一次,被拿来讨论的是不再是哈利的初吻,而是被搁置到罗恩和郝敏之间。也许真正陷入热恋的女人都会被爱冲昏了头,所以第六部中郝敏除了争风吃醋之外,基本上没发挥其活图书馆的作用。电影编剧倒是抓住这个题材弄出来几个搞笑的片段来活跃了一下气氛,尤其是罗恩偷吃了本属于哈利的、被下了药的巧克力之后。跟刚刚提到的魂器一样,罗琳在进行配对的时候,显然在前几部中忘了打基础了,所以偶一直纳闷,郝敏怎么就会看上罗恩的呢?难道,爱情是魔法师们也搞不懂的超级魔法?

还有,从始至终,我一直在想half-blood prince到底有啥含义。跟前几集中出现的伏地魔日记不同,这次混血王子的医药书除了帮助哈利波特变成一个魔药学的“天才”,跟新来的魔药学老师混熟之外没有别的用处。从故事发展的情节来说,斯内普不应该把自己写满笔记的教材扔给哈利,那,莫非是邓布利多的杰作?让人觉得蹊跷的地方,还有那位到处炫耀其得意门生的魔药学老师,他老人家被幸运水套出实情后就销声匿迹了,甚至连邓布利多牺牲时也没见到其身影。

回到电影本身,这部影片的摄影,依旧一贯的精致和逼真。尤其是开场那段空中追身镜头,偶不知道英语如何翻译“先声夺人”,但那段镜头看得偶心旷神怡,宛如坐过山车一般的过瘾,很是给偶以及和偶有同样想法的观众一个先声夺人的味道。只是这组镜头时间比较短,不敢下定论是航拍还是后期特技。

当然,应该算得上哈迷的LD对这部电影很不满意,她一边抱怨着冗长的剧情使她生平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打盹,一边跟偶念叨了数十条电影版和图书版的差距。LD说,“书上说哈利组织了邓布利多军,那可是后来的主力,这部电影居然没提”,LD又说,“饰演邓布利多的那个演员没有演出邓布利多的霸气”(偶很煞风景问:哈利波特系列7本书里面哪部讲述邓布利多的霸气?),LD还说,“哈7要不要在电影院看还得斟酌斟酌”。

是为之记。 Alva Chien 2009.07.20